|
[中文名称]: |
吡哌酸滴丸 |
[功能主治]: |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慢性中耳炎。
|
[化学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吡哌酸;其化学名称为:8-乙基-5-氧代-5,8-二氢-2-(1-哌嗪基)吡啶并[2,3-d]嘧啶-6-羧酸三水合物。其分子式:C14H17N5O3·3H2O,分子量:357.37。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雷菌属、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抗菌作用。本品通过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干扰细菌DNA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
[药物相互作用]: |
1.丙磺舒可抑制由创面吸收后的本品的肾小管分泌,合用时后者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t1/2)延长。
2.本品可减少咖啡因自肝脏清除,使后者半衰期(t1/2)延长,需避免合用,或监测咖啡因血药浓度。
3.本品可显著降低茶碱的清除,致后者血药浓度升高,易于发生毒性反应,两者不宜合用,如需合用应监测茶碱浓度并调整给药剂量。
4.与庆大霉素、羧苄西林、青霉素等常具协同作用。
|
[产品规格]: |
|
[用法用量]: |
外用,一次1~2粒,一日1次,。使用前先清除脓性分泌物,放入滴丸后,用棉球堵塞外耳道10分钟左右。
|
[贮藏方法]: |
密封保存。
|
[注意事项]: |
1.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
2.本品仅使用于炎症局限在中耳粘膜部位的中耳炎患者。若炎症已漫及鼓室周围时,除局部治疗外,应同时采用全身抗菌治疗。
3.长期大剂量应用,创面部分吸收增加。宜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如癫痫或癫痫病史者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宜在严密观察下慎用。
5.严重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