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碘他拉葡胺注射液 |
[功能主治]: |
适用于脑血管造影,四肢血管造影,腹部脏器选择性血管造影,排泄性或逆行泌尿道造影,各种直接法胆管造影(包括术中、术后T形管、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或经皮肝穿刺肝胆管造影)和计算机处理X线体层摄影(CT)增强扫描。
|
[化学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碘他拉葡胺,5-〔(甲氨基)羰基〕-3-乙酰氨基-2,4,6-三碘苯甲酸·1-脱氧-1-〔甲氨基〕-D-山梨醇。
其分子式:C11H9I3N2O4·C7H17NO5,
分子量:809.13。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X线诊断用阳性造影剂。药理作用本品为X线诊断用阳性造影剂,是有机碘化合物,进入体内后能比周围软组织结构吸收更多X线,在X线照射下形成密度对比而显影。当其注入血管或其他腔道,能显示出其管腔形态,随后经肾脏排泄时可显示出泌尿道形态。
|
[药物相互作用]: |
1 在服用胆囊造影剂后紧接血管内注射本品,会增加对肾脏的毒性影响,尤其在肝功能已有损害患者中显著。
2 在主动脉造影时应用血管加压药物虽可提高造影对比度,但由于内脏血管收缩,迫使多量造影剂进入脊髓血管而增大本品的神经毒性,可致截瘫。
3 本品忌与抗组胺药品混和注射,与盐酸异丙嗪、盐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等混合可发生沉淀。
|
[产品规格]: |
20ml:12g
|
[用法用量]: |
1 脑血管造影颈动脉或椎动脉内注射,成人常用量一次6~10ml(60%),重复注射总量控制在50ml以内,注射速率每秒<5ml。小儿用量酌减。
2 四肢动脉造影成人常用量20~40ml(60%)。小儿用量酌减。
3 下肢静脉造影足背外侧静脉穿刺后快速推入,成人常用量30~100ml(30%)。
4 上肢静脉造影前臂或手浅静脉穿刺后快速推入,成人常用量20~40ml(60%)。
5 CT扫描增强静脉推注,成人常用量2ml/kg(60%),总量<150ml。静脉快速滴注,成人常用量200~300ml(30%)。
|
[贮藏方法]: |
遮光,密闭保存。
|
[注意事项]: |
1 使用造影剂前应先做过敏试验。
2 本品注入冠状动脉易诱发心室颤动,不宜用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3 本品粘稠度较大,不利于快速注射,注射剂浓度最高60%,不宜作心脏大血管造影。
4 下列情况应慎用:
(1)过敏体质或哮喘史者(易发生过敏反应);
(2)肝功能严重损害(增加对肾脏的毒性影响);
(3)肾功能损害(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必须使用本品时应补充足量水分,避免在失水状态下给药);
(4)严重心脏疾患、心功能不全(造影剂高渗压引起血容量增大,心脏负担加重);
(5)甲状腺功能亢进(易发生甲状腺危象);
(6)活动性结核;
(7)严重糖尿病;
(8)全身状况严重不良或高热;
(9)嗜铬细胞瘤(可诱发高血压危象,必须使用时应限制用量);
(10)多发性骨髓瘤(可促使骨髓瘤蛋白沉积于肾小管内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必须应用本品时应补充足量水分,限制用量,并使尿液碱化;
(11)廉状细胞病者。
5 某些特殊部位造影时,有下列情况者亦慎用。
(1)脑血管造影:a..严重动脉粥样硬化;b.近期发生的脑栓塞;c.蛛网膜下腔出血;d.严重高血压。
(2)周围血管造影:a.闭塞性脉管炎、肢体严重缺血(诱发严重动脉或静脉痉挛);b.静脉炎、静脉内血栓形成等。
(3)静脉尿路造影:无尿或糖尿病(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4)脑CT增强扫描:a.原发或继发脑内病变(可能引起癫痫发作);b.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引起死亡)。
6 造影当时和造影后30~60分钟内必须严密观察病人有无造影剂反应,现场必须配备抢救人员、器材和药品。
7 造影前宜禁食一餐,防止因呕吐发生胃内容物吸入气道,但一般可饮水,避免在失水状态下使用本品。
8 对婴、幼儿、老年人、氮质血症者使用本品前应给予充足的水分补充。本品有渗透性利尿作用,可加剧机体失水状态,静脉尿路造影前不必禁水。
9 在造影时腹部多次接受X线曝射对胎儿不利;虽然本品尚未见有关临床或动物试验报告,但孕妇应用是仍应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