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碘苯酯注射液 |
[功能主治]: |
X线诊断用阳性造影剂。主要用于椎管内蛛网膜下腔造影(脊髓造影)也用于脑室和脑池造影,也可用于瘘管造影、手术后T形管胆道造影及淋巴管造影。
|
[化学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碘苯酯,10-对碘苯基十一酸乙酯以及邻、间位的碘苯基十一酸乙酯的混合物。
其分子式:C19H29IO2,
分子量:416.34。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本品为诊断用药,含碘,注入体内后由于其能比周围软组织结构吸收更多X线,从而在X线照射下形成密度对比,显出所在腔道形态结构。
|
[药物相互作用]: |
尚不明确。
|
[产品规格]: |
2ml
|
[用法用量]: |
1 椎管内蛛网膜下腔造影(脊髓造影)经腰椎穿刺抽得脑脊液后缓慢注入。成人常用量:腰段,3ml~12ml;胸段,9ml~12ml;颈段,6ml;椎管阻塞者用量酌减。
2 脑池造影经腰椎穿刺抽得脑脊液后缓慢注入,常用量,1ml~1.5ml,采用体位和姿势使药液上行进入颅内并充盈桥池侧突和内听道。3.脑室造影脑室穿刺后经导管注入,2ml~3ml,利用变换体位和头位,先使造影剂存于前角,再使之流向前角底,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
|
[贮藏方法]: |
遮光,密闭保存。
|
[注意事项]: |
1 对碘发生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过敏,因此,使用造影剂前应先做碘过敏试验。
2 本品注入血管内,可引起血管栓塞。
3 有哮喘史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
4 本品密度较脑脊液大,注入蛛网膜下腔后不与脑脊液混和,向低处流动。可以利用改变病员体位和姿势控制造影剂的流向和分布部位,以显示病变节段。但本品表面张力大,易在脑脊液中分散成油珠或节段状,影响诊断。为避免药液分散,翻动病人或改变体位时宜十分缓慢。
5 本品对脑脊膜有慢性刺激,存留在体内可反复引起过敏反应、无菌性蛛网膜炎和粘连等,造影后要尽可能抽出药液。脑室或脑池造影后可采取体位将本品引流至骶部盲囊后抽出或在手术中吸出。
6 腰椎穿刺时要尽量避免损伤血管,防止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内。
7 造影后要取头高足低位卧床24小时以上,并补充水分,可减轻术后头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