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二巯丙磺钠注射液 |
[功能主治]: |
本品常用于治疗汞中毒、砷中毒,为首选解毒药物。对有机汞有一定疗效。对铬、铋、铅、铜及锑化合物(包括酒石酸锑钾)均有疗效。实验治疗观察对锌、镉、钴、镍、钋等中毒,也有解毒作用。
|
[化学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其化学名称为:2,3-二巯基丙磺酸钠盐。结构式为:CH2-CH-CH2SO3Na││SHSH分子式:C3H7NaO3S3分子量:210.3
|
[药理作用]: |
某些金属进入体内后能与细胞酶系统的巯基相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本品具有两个巯基,其巯基可与金属络合,形成不易离解的无毒性络合物由尿排出。二巯基类化合物与金属的亲和力较大,并能夺取已经与酶结合的金属,而恢复酶的活性。由于二巯基类药物有与金属形成的络合物仍有一定程度的离解,如排泄慢,离解出来的二巯基化合物可很快被氧化,则游离的金属仍能产生中毒现象,故本品在金属中毒时,需反复给予足量的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 |
尚不明确。
|
[产品规格]: |
2ml:0.125g
|
[用法用量]: |
用于急性金属中毒时可静脉注射,每次5mg/kg,每4~5小时1次,第二日,2~3次/日,以后1~2次/日,7日为1疗程。用于慢性中毒:每次2.5~5mg/kg,1次/日,用药3日停4日为1疗程,一般用3~4疗程。对毒鼠强中毒:首剂0.125~0.25g肌内注射,必要时0.5~1小时后,再追加每次0.125~0.5g,至基本控制抽搐。
|
[贮藏方法]: |
密闭,阴凉处储存。
|
[注意事项]: |
高敏体质者或对巯基化合物有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必要时脱敏治疗后密切观察下小剂量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