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泛司博林 |
[功能主治]: |
临床上应用本品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胆道感染、腹膜炎、尿路感染,以及手术后或外伤引起的感染和败血症。
|
[化学成分]: |
本药又名盐酸噻乙胺唑头孢菌素,其化学名为7β-[2-(2-氨基-4-噻唑)乙酰胺]-3-[1-(2-二甲基乙胺乙基)-1H-5-四唑基一硫甲基]-头孢-3-烯-4羟酸二盐酸盐。分子式为C18H23N9O4S3·2HCl,分子量为598.56。
|
[药理作用]: |
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头孢唑啉相接近,而对革兰阴性菌,如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作用比较优良,对畅杆菌、枸橼酸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也有抗菌作用。
|
[药物相互作用]: |
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一般认为有协同作用,但可能增强对肾的损害。若同置于1点滴器中可影响药物效价。
|
[产品规格]: |
原料药
|
[用法用量]: |
应注射给药。成人1日常用量为1~2g,分2~4次给予。严重感染如败血症也可用至1日4g。肌注:用0.25g利多卡因注射液溶解后,作深部肌注。静注:用灭菌射用水、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每0.5g药物稀释成约20ml,缓缓推注。静滴:1次用量溶于适量的5%葡萄糖注射液,等渗盐水或氨基酸输液中,于30分钟内滴入。
|
[贮藏方法]: |
室温保存。有效期3年。
|
[注意事项]: |
1.偶可致过敏,必要时可用每毫升300μg浓度的药液进行皮试。2.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并慎用。3.用药期间SGOT、SGPT可能有一过性升高,停药后可恢复。4.可引起血象改变,严重时应立即停药。5.本品可致肠道菌群改变,造成维生素B和K缺乏,偶可致继发感染。一般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6.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一般认为有协同作用,但可能增强对肾的损害。若同置于1点滴器中可影响药物效价。7.与速尿等强利尿剂合用,可造成肾损害。8.静注大量,可致血管疼痛和血栓性静脉炎,肌注时注重勿损伤神经。9.本品溶解后应立即应用,否则药液色泽会变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