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 |
[功能主治]: |
抗生素类药。为氯基糖甙类广谱抗生素。用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等的感染,也可用于对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
|
[化学成分]: |
本品为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的灭菌水溶液.含丁胺卡那霉素(C22H43N5O13)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
[药理作用]: |
|
[药物相互作用]: |
1 与其他氨基糖苷类合用或先后局部或全身应用,可增加耳毒性、肾毒性以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2 神经肌肉阻滞剂合用,可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肌肉软弱、呼吸抑制等。
3 与卷曲霉素、顺铂、依他尼酸、呋塞米或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等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能增加耳毒性与肾毒性。
4 与头孢噻吩或头孢唑林局部或全身合用可能增加肾毒性。
5 与多粘菌素类注射剂合用,或先后连续局部或全身应用,可增加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6 其他肾毒性及耳毒性药物均不宜与本品合用或先后应用,以免加重肾毒性或耳毒性。
7 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混合时可导致相互失活。本品与上述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必须分瓶滴注。亦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
[产品规格]: |
1ml:0.1g(10万单位)
|
[用法用量]: |
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0.1~0.2g(100,000~200,000单位)一日0.2~0.4g(200,000~400,000单位)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4~8mg(4,000~8,000单位),分1~2次注射。
|
[贮藏方法]: |
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
[注意事项]: |
1 交叉过敏,对一种氨基糖苷类过敏的患者可能对其他氨基糖苷也过敏。
2 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进行下列检查:(1)尿常规和肾功能测定,以防止出现严重肾毒性反应。(2)听力检查或听电图检查,尤其注意高频听力损害,这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3 疗程中有条件时应监测血药浓度,尤其新生儿、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每12小时给药7.5mg/kg者血药峰浓度(Cmax)应保持在15~30μg/ml,谷浓度5~10μg/ml;一日1次给药15mg/kg者血药峰浓度应维持在56~64μg/ml,谷浓度应为<1μg/ml。
4 下列情况应慎用本品:(1)失水,可使血药浓度增高,易产生毒性反应。(2)第8对脑神经损害,因本品可导致前庭神经和听神经损害。(3)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因本病可引起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骨骼肌软弱。(4)肾功能损害者,因本品具有肾毒性。
5 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浓度及乳酸脱氢酶浓度的测定值增高;血钙、镁、钾、钠浓度的测定值可能降低。
6 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混合时可导致相互失活。本品与上述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必须分瓶滴注。阿米卡星亦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7 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水份,以减少肾小管损害。
8 配制静脉用药时,每5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或其他灭菌稀释液100~200ml。成人应在30~60分钟内缓慢滴注,婴儿患者稀释的液量相应减少。
9 本品属孕妇用药的D类,即对人类有一定危害,但用药后可能利大于弊。本品可穿过胎盘到达胎儿组织,可能引起胎儿听力损害。妊娠妇女使用本品前必须充分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10 氨基糖苷类在儿科中应慎用,尤其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肾脏组织尚未发育完全,使本类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药物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反应。
11 氨基糖苷类在儿科中应慎用,尤其早产儿及新生儿的肾脏组织尚未发育完全,使本类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药物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