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磷霉素粉针 |
[功能主治]: |
抗生素类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痢.
|
[化学成分]: |
化学名称:NF2-1,2-环氧丙基膦酸
分子式:C3H7O4P
分子量:138.06
|
[药理作用]: |
本品抗菌谱广,对葡萄球菌属、大肠杆菌、沙雷菌属和志贺菌属等均有较高抗菌活性,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属、产气杆菌、肺炎杆菌、链球菌和部分厌氧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但均较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为差。细菌对本品和其他抗生素间不产生交叉耐药性。
磷霉素的体内作用较体外作用为强。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
[药物相互作用]: |
(1)磷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易受培养基中葡萄糖和(或)磷酸盐的干扰而减弱,加入少量葡萄糖-6-磷酸盐(G-6-P)则可增强本品的作用。
(2)磷霉素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等抗生素合用常呈协同作用,并同时减少或延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严重感染时除应用较大剂量外,尚需与上述抗生素合用,用于金葡菌感染宜与红霉素、利福平等合用(最好有体外联合药敏测定作为参考)。
本品与一些金属盐可生成不溶性沉淀,勿与钙、镁等盐相配伍。
|
[产品规格]: |
1g/瓶。
|
[用法用量]: |
肌注局部疼痛较著。已基本不用。静脉给药用磷霉素钠盐,成人每日8~16g,儿童每日200~300mg/kg,临用前,以5%葡萄糖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液溶解、分2~3次静滴。磷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受培养基中葡萄糖和磷酸盐的影响而减弱,加入少量葡萄糖-6-磷酸盐(G-6-P)可增强其抗菌活性。静脉注射液的pH在7.6时本品较稳定。
|
[贮藏方法]: |
遮光,阴凉干燥处存放。
|
[注意事项]: |
1.既往对磷霉素过敏者禁用。
2.磷霉素与ß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联合时多呈协同抗菌作用。
3.由于磷霉素钠主要经肾排出,肾功能减退和老年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应用。
4.每克磷霉素钠盐含0.32g钠,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及需要控制钠盐摄入量的患者应用本药时需加以注意。
5.静脉用药时,应将每4g磷霉素溶于至少250ml液体中,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