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水杨酸软膏 |
[功能主治]: |
用于银屑病、皮肤浅部真菌病、脂溢性皮炎、痤疮、鸡眼、疣和胼胝等的治疗。
|
[化学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2-羟基苯甲酸。分子式:C7H6O3,分子量:138.12。
|
[药理作用]: |
浓度不同药理作用各异。1~3%浓度具有角质促成作用,可使皮肤角质层恢复正常,同时有止痒作用;5~10%具有角质溶解作用,通过溶解细胞间粘结物而减少角质层细胞间粘附,或通过降低角质层的pH值而提高水合作用和软化作用导致角质松解而脱屑。≤0.3%水杨酸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及致病性酵母菌即有抑菌作用,水杨酸的抗真菌作用由抑制真菌生长及去除角质层两方面产生。此外,浓度≥0.1%还有光保护作用。本品尚能帮助其他药物的穿透性。
|
[药物相互作用]: |
本品与皮质类固醇合用可增加后者对皮肤的穿透力,从而增加疗效。本品与地蒽酚合用可增加后者的稳定性,防止地蒽酚氧化。本品与外用痤疮制剂或含有脱皮药物制剂如过氧化苯甲酰、雷琐辛或维A酸类等合用可引起或加重皮肤刺激作用。
|
[产品规格]: |
5%
|
[用法用量]: |
外用。不同皮肤病选用不同浓度的制剂:
① 治疗脂溢性皮炎和银屑病,采用2~10%浓度,每日外涂1~2次。对于较厚的痂皮,涂药后可封包过夜。
② 治疗浅部真菌病,采用3~6%浓度。对甲癣可用15%浓度,每日外涂1~2次。
③ 治疗疣,采用5~15%浓度,用药前将病变部位清洁,并浸在热水中5分钟,组织松软后用刀片削除其上较厚角层,将药涂于皮损上,周围邻近正常皮肤涂一薄层凡士林保护,每日1~2次。
④ 治疗鸡眼或胼胝,采用10~15%浓度,用药前将病变部位清洁,并浸在热水中15~30分钟,邻近正常皮肤涂凡士林保护,然后将药涂上,每日1次,直至病变去除。但在14日内不能超过5次用药。
⑤ 25~60%软膏具有腐蚀作用,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接触周围正常皮肤。
|
[贮藏方法]: |
密闭保存。
|
[注意事项]: |
有糖尿病、四肢周围血管疾患使用高浓度软膏应慎重。避免在生殖器部位、粘膜、眼睛和非病区(如疣周围)皮肤应用。炎症和感染的皮损上勿使用。勿与其他外用痤疮制剂或含有剥脱作用的药物合用。本品可经皮肤吸收,不宜长期使用,不宜作大面积应用,并应注意水杨酸盐的毒性表现如胃肠道不适、头昏、耳鸣和心理障碍。水杨酸遇铁呈紫色,遇铜呈绿色。多种金属离子能促使水杨酸氧化为醌式结构的有色物质,故本品的配制及贮存时,禁与金属器皿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