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酮康唑片 |
[功能主治]: |
1全身真菌感染,如全身念珠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2由皮真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皮肤、毛发和指(趾)的感染(皮真菌病、甲癣、甲周炎、花斑癣、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等),当局部治疗无效或由于感染部位、面积及深度等因素不易上药时,可用本药治疗。
|
[化学成分]: |
酮康唑
|
[药理作用]: |
酮康唑为合成的咪唑二恶烷衍生物,对皮真菌、酵母菌(念珠菌属、糠秕孢子菌属、球拟酵母菌属、隐球菌属)、双相真菌和真菌纲具有抑菌和杀菌活性。酮康唑对曲霉菌、申克氏孢子丝菌、某些暗色孢科、毛霉菌属较不敏感,但对Entomophthorales例外。酮康唑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并改变细胞膜其他脂类化合物的组成。动物长期毒性实验表明,本品可使碱性磷酸酶明显上升,肝细胞变性。
|
[药物相互作用]: |
由于本品的吸收依赖于足够的胃液分泌,因此应避免与抑制胃液分泌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抗酸药、H2-受体拮抗药)同时服用。如需同时服用这类药物时,应至少间隔两小时以上分别服用。利福平、异烟肼与酮康唑同服可使后者血浓度降低,故不应同时服用。由于酮康唑对某些肝氧化酶有一定抑制作用,故可降低依赖此酶系代谢的药物的消除。若此类药物与本品同服时,前者其血浓度可增高,副作用亦可加重。已有病例报道,酮康唑可与环孢素、特非那丁、抗凝剂、甲基强的松龙和马利兰发生严重的相互作用,如这些药物需要与本品同服时应减量。偶有病例报道本品对饮酒者有戒酒硫样作用,表现为潮红、皮疹、外周水肿、恶心和头痛,这些症状在数小时内可完全消失。
|
[产品规格]: |
0.2g
|
[用法用量]: |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成人:
1 深部真菌感染:口服,一次1片(0.2g),一日1-2次。
2 皮肤感染:口服,一次1片(0.2g),一日1次,与饭同服。必要时,可增至一日1次,一次2片(0.4g),或一日2次,一次1片(0.2g)。
3 阴道念珠菌病:口服,一次2片(0.4g),一日1次,与饭同服。
儿童:
1 深部真菌感染:口服,一日每公斤体重4~8mg。
2 皮肤感染:体重小于15公斤的儿童:一次20mg,一日3次;体重15~30公斤的儿童:一次1/2片,一日1次,或遵医嘱。
|
[贮藏方法]: |
15—30°C避光、密闭保存。
|
[注意事项]: |
服用本品的病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妇女和有肝病病史,对药物耐受性差,曾服用灰黄霉素及同时服用对肝脏有损害药物的患者,应注意肝损害反应,如异常疲劳感,尿色深黄,粪便色淡或出现黄疸等症状。
需服用本品两周以上的患者,治疗前应先做肝功检查,治疗期间每间隔二周必须进行肝功复查,如出现上述肝损害反应症状应立即做肝功检查,确诊有肝病应立即停止用药。
用灰黄霉素治疗的病人,开始用本品前最好停药一个月。
本品应与饭同时服用。由于吸收依赖于足够的胃液分泌,因此应避免与抑制胃液分泌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抗酸药、H2拮抗药等)同时服用。如需同时服用这类药,应至少间隔两小时以上分别服用。
对每日服用0.4g以上(含0.4g)剂量的健康受试者,发现此药会降低可的松对促皮质激素刺激的反应,因此对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及对于长时间应激(如大手术、严密护理等)状态的病人,都应监测他们的肾上腺功能。
利福平与酮康唑同时服用时,前者会降低后者的血药浓度,增加肝脏毒性,因此两药不应同时服用。
环孢菌素A与酮康唑同时服用会升高前者的血药浓度。当两药同时服用时,应对环孢菌素A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
本品有与抗凝剂相互作用的报道,但对健康受试者的研究未能证实,同时服用应定期监测。
对酒精极少发生戒酒样作用。
本品可能从母乳中排出,因此哺乳妇女应停止哺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