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 |
[功能主治]: |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1.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2.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急慢性前列腺炎及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等。3.胃肠道细菌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4.腹腔、胆道、伤寒等感染。5.骨和关节感染。6.皮肤软组织感染。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8.其他感染,如副鼻窦炎、中耳炎、眼睑炎等。
|
[化学成分]: |
盐酸洛美沙星
|
[药理作用]: |
1 药理本品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等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对本品亦呈现高度敏感;对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本品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起杀菌作用。
2 毒理:本品仅在用CHO/HGPRT方法进行的体外致突变试验中,浓度≥226μg/ml时有微弱的阳性反应。
|
[药物相互作用]: |
1 本品对茶碱类药物和咖啡因的肝内代谢、体内清除过程影响小。
2 与芬布芬合用可致中枢兴奋、癫痫发作。
3 丙磺舒可延迟本品的排泄,使平均曲线下面积(AUC)增大63%,平均达峰时间(tmax)延长50%,平均峰浓度(Cmax)增高4%;故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4 可加强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等的作用,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其他项目。
5 尿碱化剂可减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6 与环孢素合用,可使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
[产品规格]: |
0.1g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一次0.2g,一日2次。尿路感染一次0.1g,一日2次,疗程7~14天。临用前将本品溶于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缓慢滴注。
|
[贮藏方法]: |
遮光、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
[注意事项]: |
1 肾功能减退者慎用,若使用,需根据减退程度调整剂量。
2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若使用,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3 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包括脑动脉硬化或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权衡利弊应用。
4 喹诺酮类药物品种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对任何一种喹诺酮类过敏者不宜使用本品。
5 本品静滴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6 只有在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细菌仅对喹诺酮类呈现敏感时,小儿可充分权衡利弊后应用本品。
7 患者的尿pH值在7以上时易发生结晶尿,故每日进水量必须充足,以使每日尿量保持在1200~1500ml以上。
8 本品可引起光敏反应,至少在光照后12小时才可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数天内应避免过长时间暴露于明亮光照下。
9 当出现光敏反应指征如皮肤灼热、发红、肿胀、水泡、皮疹、瘙痒及皮炎时应停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