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
注射用左旋门冬酰胺酶 |
[功能主治]: |
急性淋巴白血病(包括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急性淋变),恶性淋巴瘤。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本药分解血中左旋门冬酰胺,使需要门冬酰胺的肿瘤细胞呈营养缺乏状态,以发挥抗肿瘤效果。对小鼠淋巴母细胞瘤L5178Y、小鼠淋巴瘤6C3HED、大鼠肉瘤Walker256等显示抗肿瘤活性。毒理研究:急性毒性LD50(×104KU/kg)慢性毒性大鼠腹腔注射500-91000KU/kg、共6个月,实验初期可见食欲急速减退并抑制体重增加,组织学上可见与给药量无关的脾脏瘀血、肿大、肝脏脂肪变性、瘀血、肾脏瘀血、肾脏病变、睾丸精子形成不全。致畸性小鼠静脉及大鼠腹腔分别注射1000KU/kg以上时,可见抑制发育、死亡吸收、脑疝、胸椎及肋骨异常、骨化延迟。
|
[药物相互作用]: |
|
[产品规格]: |
5000KU/瓶。
|
[用法用量]: |
通常,将1日量每公斤体重50-200KU连日或隔日静脉滴注。应随年龄及全身状态适宜增减。
|
[贮藏方法]: |
冷处保存[(15°C以下(59°F以下)]。
|
[注意事项]: |
下述患者应慎重用药:胰腺炎或有胰腺炎既往史的患者(有可能使胰腺炎复发或恶化);肝损害患者(易出现氮质血症);肾损害患者(有时出现氮质血症);骨髓功能抑制患者(有可能加重骨髓功能抑制);合并感染症患者(有可能抑制骨髓功能使感染症恶化);水痘患者(有可能出现致死性全身障碍)。重要注意事项:有时会引起脑出血、脑梗塞、肺出血等严重凝血异常,故给药期间应频繁进行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酶原、AT-III、蛋白C等检查,若出现异常应暂停或停药并适当处置。有时会引起严重急性胰腺炎,故给本品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状态,若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及淀粉酶等胰酶上升,应停药并适当处置。另外,有时会引起严重糖尿病,故给予本品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状态,若出现口渴感、多饮、多尿等症状,应暂停药或停药并适当处置。有时会引起骨髓功能抑制等严重副作用,故应频繁进行临床检验(血液检查、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等),注意观察患者状态。若出现异常应减量或暂停并适当处置。另外,长期用药会加重副作用呈迁延性推移,故应慎重给药。充分注意感染症、出血倾向的出现或恶化。小儿及育龄患者需用药时,应考虑对性腺的影响。其他:据报道,本品与国外生产和使用的其他左旋门冬酰胺酶制剂相比,活性高,因此参考国外治疗方法使用本品时,应注意用量。1KU是指门冬酰胺酶在37°C分解左旋门冬酰胺,并在1分钟产生NH31umol时的量。
|